近年来,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。共享租车模式已经出现在一线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地区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16年底,全国共有共享汽车平台370多个,投产100多个。
但与自行车共享不同的是,共享汽车的成本至少从几万元开始,这是一项沉重的资产业务,烧钱很快。没有庞大的管理背景,没有整车厂的支持,没有长期的盈利预期,起步会非常困难,市场份额也不会充足,最终的结果也无从知晓。也有不少网友表示,汽车合租公司总是以押金难退为由,带着钱跑了。
@便宜:今年3月租了一辆电动合租车,押金5万,承诺免费使用一年。前一年车坏了。我联系了当时的负责人,发现大楼已经空了。
@不喜欢:租了一辆康迪K11电动车。租约到期后,我把车退了,但车退了四个月后还是没退租车押金。公司和财务部门负责人一直联系不上,多次去公司门都关着。我投诉了110次,也向工商局投诉了,做了记录。然后就是遥远未来的等待。没有结果,也没有有效的方案去制止这种无耻的行为。我们的人真的是哑巴吃黄连!
共享车前期车辆投入成本高,后期维护停车费高,让很多小玩家无法应对需求,业界对共享车行业的疑虑逐渐增加。终于开始成型,积累了一点点用户信心。然而,随着共享创业者的破产和运营,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破坏了苦心建立的声誉。
大师总结:对于消费者来说,早期采用各种分享,其实就是在分享市场风险。保障消费者权益,监管措施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,落实才是最重要的。